t664p474

千寻智能韩峰涛:机器人能力迅速提高的关键因素是数据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孙小程)7月26-28日,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5)在上海举行,具身智能领域头部企业千寻智能首次亮相,并重点展示了其首款商用级人形机器人Moz1。

作为国内首款高性能全身力控人形机器人,Moz1在硬件领域实现多项突破性进展:其全身配置26个自由度(不含灵巧手),搭载全球功率密度最高的一体化力控关节,配备国内顶尖的高精高速WBC算法,负载自重比达1:1。此外,该机器人可实现全身零延时遥操作,配合自研的多维度数采设备,能高效完成数据采集,支撑模型小时级迭代。

千寻智能近期完成近6亿元PreA+轮融资,由京东领投。在京东押注的具身智能企业中,千寻智能是更重“大脑”能力的一家。

“我们在跟谷歌、OpenAI‘抢人’,招了很多世界一流的人才回来。当然他们也是非常看好具身智能,所以愿意加入我们。”在WAIC展台,千寻智能创始人兼CEO韩峰涛向记者分享了公司的近况。

韩峰涛介绍,千寻智能采用“软硬协同”发展策略,在强化AI算法同时,重点突破硬件性能瓶颈。目前,其机器人产品已在新能源电池、物流和办公场景展开试点应用。

在千寻智能展台,Moz1在多场景表现了其性能。在饮料吧台前,人形机器人正像人类服务生一样,接受下单之后从冰箱里取出饮料,并递给观众。

“今年Moz1会有一些小批量落地,真正的大批量落地应该在明年。”在他看来,目前Moz1的智商相当于一岁的小朋友,距离真正“上岗”还有距离。“一岁的小朋友干不了活,你得让他再成长下,这也是客观规律。”

要让机器人能力迅速提高,韩峰涛认为,数据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必须让机器人接触、采集更多数据。“因为具身智能最核心的难点在AI,也就是机器人的‘大脑能力’,而AI是数据驱动的,积累更多高质量的真实数据才能提升机器人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能力和表现力。如何获取更多数据训练模型、让模型训练更快、在新场景更快学会新技能等,是具身智能下一步要继续突破的难点。”